提升居民生态理念 共建共享绿色生活――姑苏区生态社区建设纪实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1日 13:37 浏览量:3225
姑苏区由原平江、沧浪、金阊三个古城区合并而成,是苏州市历史最为悠久、人文底蕴最为深厚、古迹遗存最为丰富的中心城区,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建设“历史文化保护示范区、高端服务经济集聚区、文旅融合发展创新区、和谐社会建设样板区”的总定位,认真落实市人大的决策部署,以生态社区建设为抓手,积极普及生态理念,倡导绿色生活,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参与,努力将社区建设成为最适宜居住的绿色家园。
促进生态理念深入人心
姑苏区人大常委会着力推动全区范围内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区政府在区人大的关注和推动下,积极推广生态文明理念,结合重大时间节点、省市创建项目、环保社区行等积极因素和具体工作,培育和引导来自于人民群众的符合生态导向要求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全面提高公众生态意识和整体文明素质,逐步在全区形成极富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的生态文明精神。如在“六•五”世界环境日、“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各社区通过发放通俗易懂的《小区居民低碳生活公约》、《低碳生活手册》、《节能减排宣传手册》等宣传资料,增强居民的环境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着力培育保护生态、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社会和谐的生态文化,倡导简约生活、善待自然、邻里和谐、文明行为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道德规范,使生态文明理念转变为人人参与的自觉行动。
动员居民力行低碳生活
在姑苏区人大常委会关注下,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街道加强指导,分别在新建成居住小区、城区成熟生活小区、改造后老街巷小区三种类型的小区试点开展生态小区建设工作,着力推进小区水环境、大气环境、光环境、声环境、废弃物管理、能源利用、小区绿化、公共卫生秩序等人居环境的改善。各生态建设试点小区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引导居民参与到生态建设中来。如一些小区,专门建设了低碳生活馆、低碳超市、低碳实验室等,通过对低碳材料、低碳生活方式等的形象展示,让居民了解怎样通过低碳的方式带来时尚舒适的生活;一些小区和再生资源回收公司联合,建设“绿色驿站”、“爱心小屋”,用废旧物品换取绿色植物,或通过再生物资回收,将回收款项用于慈善事业,引导居民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一些小区积极倡导垃圾分类工作,推广垃圾分类的知识,分发分类垃圾桶和垃圾袋,帮助居民从家庭抓起,从源头抓起,将垃圾“变废为宝”。这些简朴而有序、丰富而健康的低碳生活示范,引导着越来越多的居民接受生态理念,并付诸生活实践。目前,姑苏区已建成各级绿色社区132个,占全区社区总数的80%。
鼓励志愿者积极参与
居民生态意识的提高催生了一批环保志愿者。全区成立了7个环保志愿者协会,2000多名环保志愿者活跃在各个社区。这些志愿者队伍在宣传生态理念,向政府有关部门建言献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行为进行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社区还通过开展“环保民星”评比,激励更多的居民投身志愿者队伍中来,推动公众参与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摘自苏州人大2013第3期 作者:林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