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姑苏发展做什么”大讨论之“人大代表说”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03日 16:56 浏览量:500
近日,为贯彻落实保护区党工委、姑苏区委关于“我为姑苏发展做什么”大讨论活动部署,按照区人大常委会《在区人大系统开展“我为姑苏发展做什么”大讨论活动方案》要求,沧浪街道人大工委组织区人大代表参加大讨论活动,为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金字招牌出谋划策,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此次大讨论重点围绕《沧浪街道“一年冲刺行动计划”工作方案》提出的苏式生活典范、商贸发展标杆、安居乐业福地等目标主题展开,代表们根据姑苏区及街道辖区特色,结合自身发展领域和实践经验,纷纷建言献策。
聚焦“苏式生活典范”
姑苏区人大代表、苏州缔丞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范俊认为:姑苏区拥有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与城市原貌,建议以“观前街——平江路”“山塘街——石路”“南门—盘门”三大片区和“环古城河”沿线风光带为核心,建立“一环三板块多节点”苏式生活典范区,由点到面,以一个台阶、一块路标、一家茶馆、一间苏式面馆等细微处增添更多的苏式生活符号。同时在传统苏式生活中融入更多的新概念、新潮流、新风尚,在现有苏式生活文化中加入更多年轻元素,带动苏式生活新经济发展。秉着花小钱办大事的原则,在现有环古城步道风光基础上有机结合新景观、新业态,例如面馆、茶馆、文化购物店、滑板景观公园、潮流音乐市集等。
聚焦“商贸发展标杆”
姑苏区人大代表、苏州南门市场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家胜认为: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招商引资的经验,组建招商分队走出去,借鉴上海、广州等先进城市在招商引资方面的“他山之石”,化为己用,拓展招商渠道。进一步加大征收搬迁力度,对古建古宅进行发掘维护利用,实现文商旅融合发展。探索利用好会议中心广场等场地,作为“姑苏八点半”或民众文化活动场所,让古城动起来、亮起来,增加美誉度。
聚焦“宜居示范品牌”
姑苏区人大代表、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裁朱荣军认为: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保护区、姑苏区开展“我为姑苏发展做什么”大讨论活动,非常有意义。作为注册地在姑苏区的勘察设计企业,我们在打造姑苏区的实体环境上一直在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宜居环境的打造上,建议整合住建、城管等多部门力量,借用社会力量在交通提升、古城区存量盘活、古建老宅个性化利用、古城内道路微循环建设、城市中心高品质设计等方向做探索和研究。在推进老旧小区的适老化和海绵化改造方面,齐心协力探索传统街坊型老旧小区改造新模式,全力推动姑苏区新一轮道路提升设计和城市更新。
聚焦“安居乐业福地”
苏州市人大代表、潼泾一社区党委书记罗瑾华认为:姑苏区老年人口较多,这两年呈现基数大、增速快、空巢化高等特点。以老年人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着力打造老年宜居福地,建议充分发挥物业在养老服务方面的天然优势,通过智慧共享物业开展定期巡访、物业报修等养老服务,政府重点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参与老年居民家庭适老化改造建设工作,消除老年居民居家隐患。通过智慧交通安防环境综合整治、小区环境改善提升和民生小事等项目,推进老年居住小区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安全指数不断提升,出行设施不断便捷,营造一流的第四空间治理体验。
姑苏区人大代表、国网苏州供电公司机关党总支副书记周法兴认为:今年,在街道城建处的安排下,参观了位于金狮河沿3号金狮小区,在居民的自治下安装了门禁和道闸,划出临时停车位,并制定了一系列自治规章,整个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希望更多的老小区可以借鉴这样的模式,提档升级,使居民更加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