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如一,全心为民——人大代表钟锦德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09日 16:00 浏览量:27
2月7日,CCTV3播出《国家宝藏》第三季第九期,省人大代表、区人大代表钟锦德,在节目中与广大观众分享作品《佛心》。
作为匠人的钟锦德始终如一,守住老苏州工匠情怀。真珠舍利宝幢存放于苏州瑞光塔中,瑞光塔先后经历十余次战火,由于宝幢存放于瑞光塔的第三层塔心而幸免于战火。如今收藏于苏州博物馆的宝幢是通过工艺大师们精巧的双手,一比一还原复刻的。2013年的一次文物观摩中,钟锦德与宝幢“零距离”接触,他内心萌生出一个想法:他要用几百年传承下来的红木雕刻技艺赋予其生命,一丝不苟地把它呈现出来。真珠舍利宝幢的制作技艺高超,且原作品已经散掉,想要以木雕的形式复制出这样一件作品极其困难。随后的5年里,钟锦德在保留作品原有框架和基本形式的基础上加以灵活改变,在制作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设计,精心打磨,竭尽所能重现作品的精髓。“我最满意的作品永远是下一件,艺无止境,需要不断地追求。”最终历时5年,钟锦德以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和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无限敬意,完成了这件精湛的红木雕刻作品,让“佛光”重现。
作为人大代表的钟锦德心系民生,全心为民。有着浓厚的山塘文化情结的他,始终关心着山塘街的发展,尽心尽力去保护山塘这张城市文化名片,当看到山塘街上老街坊房屋的仿古木窗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破损,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方面脱落下来砸着街上的行人带来安全隐患,一方面又担心影响了山塘街的整体形象。于是他通过认真调研,走访街坊群众,撰写了《关于山塘街周边老街坊房屋仿古木窗维护的建议》,在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完成了修缮,再现了古山塘的原味。他提出的《关于苏州老街坊、老小区改造后居民门牌号遗失补办的建议》提到老苏州人家的门牌号不仅能方便居民邮寄物品,还是老苏州文化感情的一种寄托。他的这个建议同样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很快在老城区范围内为居民进行老旧门牌遗失补办,居民群众拍手称好。
钟锦德代表创作过一件《生命之环》的作品,正如他对人生的诠释,虽然像蜗牛一样缓慢爬行,但是没有终点,步步创新、不断前行。新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他是有高超手艺的工艺大师,是担负着传统文化使命的时代先锋,更是具有民生情怀、全心为民的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