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动诠释责任??记姑苏区第一届人大代表姚红英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6日 15:06 浏览量:1443
观前街道玄妙观社区书记、主任姚红英,她先后当选为平江区第十四届、第十五届区人大代表、姑苏区第一选区人大代表,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她恪守“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诺言,时刻牢记肩上的重任,人民的嘱托,心系着社区的居民,倾听选民呼声,发挥着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作用,努力为选民办实事做好事。她尽心尽力为党和政府分忧愁,为群众解难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了一名基层人大代表的赤子情怀和高贵责任。
做选民民意的代言者。
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承德里小区,历经70多年风风雨雨,而近年来,小区的房屋又没有进行过像样的整修,房屋破损,设施老旧,居民的抱怨声很大。得知此事后,姚红英代表走进小区,通过座谈会、见面会、入户拜访等形式了解到小区居民的居住环境确实比较恶劣,改善居民群众现有的居住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迫不及待,于是姚红英认真纂写了一份人大书面建议,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整个承德里12幢民国洋房进行全面整修。建议很快得到了市、区两级政府的重视,承德里的整修工程顺利开工了。可是,旧房整修还没有完全竣工,居民要求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和安装抽水马桶的呼声又传到了姚红英耳中。姚红英一方面积极与自来水公司协调,推动居民一户一表改造工程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在人代会上提出《关于承德小区污水管道改造工程实施申报》,在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下,经过半年多的施工,帮助居民摆脱了半个多世纪的马桶。然而“好事多磨”,就在承德里小区排污管道快完工的时,又有居民向姚红英反映观前街承德里口的公共厕所设计容量不足,长期造成如厕排长队,甚至有人在附近街巷随地大小便,既与观前街苏州商贸中心地位不符,也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姚红英以代表的身份又第一时间站了出来,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很快推动了承德里口观前街公厕的落地翻建。
做基层民主的推动者。
乔司空巷8号建于七、八十年代,是个基础设施落后、治安环境恶劣的小区,一直深受周边群众诟病。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姚红英对小区88户居民进行了挨家挨户的走访。通过走访了解,居民也对居住条件和治安环境很不满意,急切希望得到改善。在充分调研民意和深入研究全国各地老城小区管理成功案例后,姚红英提出了“居民自治、社区参与”自治新模式,并得到了小区居民和观前街道领导的一致赞同。在姚红英的积极推动下,居民们共同携起手来,共同出资出力,清理堆积多年的废旧杂物,刷新居民楼宇外立面和楼道走廊墙面,安装电灯,整修老化电路,聘用门卫建起传达室,还制定了《小区管理公约》。经过大家的努力,乔司空巷8号小区转变成一个治安秩序稳定,消防设备完备,小区环境整洁,邻里关系和睦融洽的文明小区,多次获得区级文明大院(小区)的称号。
做选民权利的谋求者。
社区聋哑人张师傅从福利厂失业回家后,为了生计准备设个自行车修理摊,姚红英以人大代表的身份主动和有关部门协商,为张师傅跑前跑后,终于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为张师傅设立了一个自行车修理摊;出此之外姚红英代表还为弱智者郑阿姨争取了街巷保洁员的工作;把精神病患者许先生安排在小区值班;为肢残者杨师傅申请开设了便民小店……诸如此类的事例举不胜举。在姚红英眼里,事关选民无小事,人大代表为他们谋福利,解决实际困难。
这些年来,姚红英代表为了玄妙观地区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还提交了清洲观前一带污水管道的排放以及路面的改建建议、清洲观前老街巷立面改造建议、社坛新村零星大楼立面改造建议等多条建议,时时刻刻把选民放在第一位。姚红英常说:“我原本就是普通群众的一员,既然人民群众选择我做人大代表,我就一定会将感情的天平倾向群众,同群众多谈心、多交朋友,唯有情系民众,多为群众着想,工作才能如鱼得水。”正是姚红英时时刻刻心系选民,才会有这许许多多动人的事迹在传颂,才会有那些居民对她心存感激积极参与支持社区工作,才会先后有“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等几十项各级荣誉加载在她身上……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苏州九月的太阳依旧火辣辣的,姚红英的身影又匆匆穿行在玄妙观社区的家家户户了……